春節前夕,網友在都江堰江安路隨手拍下的一幕,讓一位白發大爺成為“網紅”。這組圖片上,這位穿著黑色衣服的白發大爺,一直在沿街撿垃圾煙頭,從石橋上到大樹邊,再到人行道前。這些被撿起來的小雜物,最后都被白發大爺全部拾到環衛工人的保潔簸箕中。這一幕,也讓很多網友直呼溫暖。
這位撿垃圾煙頭的當事人,是77歲、居住在都江堰的許曉榮大爺。生活中,許大爺被老伴戲稱為“閑事科科長”,從小區里大樹枝丫擋住窗戶,到廁所不通產生臭味;從沿途垃圾清理,到網吧里有沒有未成年人上網;從義務守小區防盜,建渣堵住樓棟下水道,許大爺都要管。
隨手撿垃圾煙頭至少3年,許大爺希望,“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愛護衛生、保護環境,外地來的游客,一定也會對城市有個好印象。”
白發大爺撿煙頭
溫暖舉動走紅網絡
從石橋上到大樹邊,再到人行道前??春節前夕,網友在都江堰江安路隨手拍下一位白發大爺撿垃圾煙頭的照片,讓很多網友大呼溫暖。
2月25日,記者輾轉聯系上他:居住在奎光塔街道親情小區的許曉榮許大爺。今年77歲的他,一直熱心公益志愿服務。
“你找許大爺?那邊倒拐上二樓。”25日下午,剛剛進入小區,隨便問一個人,不用說大爺全名,大家都曉得許大爺就是許曉榮的“專屬稱謂”。在小區里,作為業主委員會主任的許大爺是個熱心腸,大事小事都要管,為了方便給更多居民提供幫助,許大爺將自己和業主委員會其他成員的電話號碼登在了小區進門的公告欄上。
許大爺是四川綿陽人,在新疆工作多年,1980年由新疆調到四川都江堰工作,在都江堰市客運公司開車,直到2001年退休。
意外“走紅”,許大爺完全不知情。“我出門都有隨手撿垃圾煙頭的習慣,這些照片是好久拍的、哪個拍的,都不清楚了。”許大爺解釋。隨手撿垃圾的習慣一直存在,“以前工作就喜歡撿,現在退休了,人也閑下來了,只要看到了都會撿。”
是做事也是鍛煉身體
老伴稱他“閑事科科長”
之所以隨時撿垃圾煙頭,是希望有一個更好的城市環境。
“都江堰是文明衛生城市,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愛護衛生、保護環境,對于從外地來的游客,一定也會對都江堰有一個很好印象。”在生活中,經常出門買菜、遛彎的許大爺看到垃圾煙頭都會撿,“如果環衛工在前面掃,市民在后面丟,那形象多不好?環衛工工作很辛苦,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許大爺說,如果能夠把每一個人都發動起來,那么城市也會永遠都保持文明衛生,“對我而言,一是做事,二是鍛煉身體。”
77歲高齡,許大爺看起來精神不錯,腿腳也靈便。“平時我走路走得快,但要撿垃圾煙頭,又走得慢。”為了省錢,許大爺要走到較遠的大菜市去買菜,“一般買菜來回就1個小時路程,沿路上看到雜物都要撿,又要多花一些時間,從出門到回家要2個小時左右。”
家里人也漸漸習慣了許大爺的買菜方式,“說是2個小時,怕要2個小時多哦。有時候就等他慢慢回來了。”老伴米女士回憶,許大爺這樣沿途撿雜物煙頭,可以追溯到前年,“經常都看到他在撿。”
生活中,米女士親切稱呼老伴為“閑事科科長”,從小區里大樹枝丫擋住窗戶,到廁所不通產生臭味;從沿途垃圾清理,到網吧里有沒有未成年人上網;從義務守小區防盜,到建渣堵住樓棟下水道,許大爺都要管。2009年,小區經過整修后整潔一新,原名為奎光路25號家屬區的小區,被許大爺改名為“親情小區”,“小區很多都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居住,居民和家屬的關系都很融洽,就改成這個名字。”
不定期“巡邏”網吧
勸誡未成年人
對于許大爺,都江堰奎光塔街道辦奎光塔社區黨委書記胡建彬經常打交道,“許大爺對工作很認真,也很盡職。他現在年齡也很大了,但對這些公益的事都很熱衷。街面衛生,看到隨手丟垃圾都要制止,我看到他沿街撿雜物煙頭也有好幾年了。如果每個人都像許大爺一樣,那我們工作就好開展多了。”胡建彬透露,許大爺還是網吧義務監督員,會去附近網吧抽查有沒有未成年人上網,然后報告給都江堰市關工委相關人員,義務監督已經有4年以上時間。
“我確實不定時會去附近網吧看看,有沒有未成年人。但沒有執法權,只有監督權,如果發現也會報給相關執法人員,一般前三次都是批評教育,也會跟網吧老板經常溝通,很多未成年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沉迷網絡對未成年人影響很大。”許大爺說。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