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網絡電視臺 > 看新聞 > 熱點新聞 > 正文
你的“鄉愁”還有“鄉”可尋嗎?傳統村落保護在行動
2017-12-19 10:15:29來源:

 

新華社天津12月18日電 題:(中國網事)你的“鄉愁”還有“鄉”可尋嗎?傳統村落保護在行動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周潤健

猶如顆顆珍珠散落在廣袤大地上的傳統村落,是中國人的根系所在,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自2012年我國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以來,經過五年努力,目前已有4153個村落列入國家級“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傳統村落文化遺產得到基本保護。

“這些各具特色的傳統村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讓每個中國人有地方尋找‘鄉愁’,有場所寄托‘鄉愁’,有‘家園’可回。”國務院參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驥才說。

傳統村落消失狀況得到有效遏制 將進入復蘇階段

中國數千年歷史的農耕文明,留下了大量承載著傳統文化的古村落,但在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邁進的過程中,由于發展太快,缺乏保護意識,大量的古村落正在逐漸消失。

在2012年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啟動之初,馮驥才曾給出過這樣一組數字——中國的村落以平均每天80至100個的速度消失,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共減少了90多萬個村落。

近日,記者再次采訪馮驥才,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我國村落急速消失的狀況是否有所改觀?

馮驥才表示,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形成了規范化的流程與機制。目前,國家已經公布了4批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共4153個村落入選,村落急速消失的狀況得到有效遏制。同時,我們的傳統村落保護意識也顯著提高。

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司長盧英方表示,通過五年的努力,傳統村落文化遺產得到基本保護、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基本改善、保護管理機制基本建立,傳統村落將進入復蘇階段。

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蒲嬌介紹,自2014年6月中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啟動以來,已為山西后溝村、吉林松嶺屯、海南白查村等223個傳統村落建立了檔案。

據了解,今年我國已啟動第五批傳統村落調查,經過此次調查評估,我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將被基本納入,預計總數超過5000個。

傳統村落保護喜中有憂 有過度旅游開發和空巢化現象

列入國家級名錄,有了知名度,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古村落開始大搞旅游開發,一門心思“古村落搭舞臺,旅游經濟唱戲”。

“現在的古村落開發已成套路,粗鄙化嚴重。”馮驥才說,“據我所知,一些村落騰籠換鳥,將當地村民遷走,交給旅游開發公司運營,大搞農家樂和民宿,編造偽民間故事吸引游人。”

馮驥才認為,一些地方缺乏對傳統村落價值的認識,進行過度旅游開發,對村落造成了二次破壞。“這里面,有城鎮化速度加快,我們對于精神文明層次的轉變猝不及防的原因,也有包括村民在內對于傳統村落缺乏文化自覺的因素。”

“如果我們的村落這么發展下去,再過十年或者十五年,我們認定下來的這幾千個寶貴的傳統村落就會有‘得而復失’的危險,變成‘千村一面’。這是個非常可怕的問題。”馮驥才說。

他同時強調,鄉村不是不能搞旅游,恰恰相反,特別好的村落還需要旅游傳播出去,讓人們欣賞它、熱愛它。但是,傳統村落的價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為了旅游一個價值,拋掉甚至犧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價值。”

除了過度旅游開發,空巢化成為傳統村落保護的另外一大難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前不久,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去山西大汖村拍攝資料照片,這個村子建于北魏時期,歷史悠久。工作結束時,這位工作人員拍了一張與全村村民的合影。令人心酸的是,全體村民只有16個人,還多是老人和婦女。

“村落是一個生活社區,村民沒法生產,收入減少,生活設施也不好,再加上醫療和教育資源匱乏,年輕人都走了,留下大量的空村,而類似大汖村這樣的村落還有不少。”馮驥才說。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傳統村落和現代人居需求發生沖突,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在被解構,讓人很無奈。”蒲嬌說。

傳統村落保護需頂層設計 可嘗試設立“試驗區”

從2013年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到今年的十九大報告,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這也讓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更加堅定。

蒲嬌建議,傳統村落保護可以一村一規劃,即“私人訂制”和個性化,并且發展規劃要與保護規劃統一,不能讓村落的文化符號和民俗內涵在發展中被破壞掉。同時,保護還應有所側重,對于已良性運轉的村落,扶持政策和資金可以相應減少,對那些岌岌可危的村落則要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

住建部村鎮建設司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將建立傳統村落保護動態監測管理信息系統,開展監測檢查,發布監測報告,并公布監測結果。對保護價值受到嚴重破壞或失去保護價值的村落,給予警告或退出處理。

馮驥才表示,村落遺產有其獨特性,它不同于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是簡單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和。“我們要科學研究和準確認識到它的本質與特征,找到符合它的科學規律和切合現實的辦法,來保護好它。”

馮驥才認為,從長遠來看,傳統村落保護需要加強頂層設計。“頂層設計包括讓原住民有穩定的收入,安居樂業;改善他們的生活設施,讓他們居住更舒適、更現代、更智能;解決當地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喚起原住民的文化自覺。”

“還應該選擇幾個有特點的村落設立‘試驗區’,國家投資,政策傾斜,集中包括專家、志愿者等在內的各方最好的資源,形成一個樣板。然后組織全國的縣長和村長去觀摩、學習和培訓,一來可以提高他們的保護意識,二來可以幫助他們開拓保護思路。”馮驥才說。

專題新聞
  • 唐山廣播電視臺少兒新春喜樂會錄制圓滿成功
  • 心中的寶塔山
  • 說說寶應彭城堂劉氏
  • 殘疾人奉獻愛心 重陽節慰問老人
  • 2017寶應青年千人毅行開始啦!一起邂逅這一道最壯觀的風景
  • 寶應微電影《歸途》讓“太平洋警察”火起來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