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科技頻道 > 正文
廣州積極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利用自身優勢推動老城市新發展
2022-03-15 09:35:01來源: 廣州日報

科技創新策源地是新科學和新技術誕生之地或先行之地,主導全球新科學和新技術的發展。科技創新策源地往往是科技創新中心形成的基礎,或本身就是科技創新中心。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大國博弈“科技制高點”呈愈演愈烈之勢,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隨后,在《廣州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中更是明確提出建設“世界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先行之地”的具體目標。可見,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對提升廣州在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地位、支撐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具有重要意義。

廣州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優勢條件

一是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加速集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不斷強化。廣州集聚了廣東省80%的高校、97%的國家級重點學科,廣東省8所“雙一流”高校有7所在廣州,擁有20個“雙一流”建設學科,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和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2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數量分別達21家(占全省70%)、241家(占全省61%)、195家,建設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占全省50%)。

二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集群競爭力強,廣州新興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為廣州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提供科技支撐,將增強廣州匯集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作為中國乃至全球制造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體系完備,新興產業策源能力強。廣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產業基礎不斷夯實,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萬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三年累計數超3萬家,居全國城市第一。

三是具有較為發達的科技金融基礎。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大金融重鎮,以及港交所、深交所、上交所南方中心三大證券交易所,聚集全球諸多銀行、保險、證券等跨國金融巨頭,金融業高度發達,風險投資極具活力。廣州作為千年商都,發達的商貿為金融科技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為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主陣地提供了金融支撐。

四是開放合作水平高,創新創業氛圍較為濃厚。作為千年商都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州歷來是中國最開放城市之一,歷史人文積淀深厚,城市包容性強,創新創業氛圍一直較為濃厚。《財富》全球科技論壇、世界5G大會、小蠻腰科技大會等高端國際創新活動的舉辦,使廣州的全球科技創新顯示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廣州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思路與路徑

以原始創新成果為核心的原始創新能力及輻射帶動能力是科技創新策源地的立身之本,突破核心技術和搶占科技創新高地是科技創新策源地的根本任務。結合廣州的優勢條件,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服務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廣深聯動共建共筑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引擎,打造世界級產業平臺,強化輻射帶動能力。打造服務國家需求、承擔國家使命、體現廣州實力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主要牽引,聚焦信息、生命、材料、海洋、能源等重點學科領域,整合優勢資源全力建設廣州實驗室,合理有序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實驗室,完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管理運營和開放共享機制,推動各類創新主體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深化廣州“一區三城”等重大平臺與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重大創新載體的對接合作,廣深聯動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世界級產業平臺。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推動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廣東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鏈接全市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進一步發揮對區域創新的引領作用和對創新企業、人才的吸引集聚效應。

二是匯聚高端科教資源和人才,加強戰略前沿和基礎研究,聚焦前沿技術與重點產業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對標世界一流推進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加強生命科學、海洋科技、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和空天科技等戰略前沿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布局和建設一批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學、應用型科技大學和前沿科學中心,支持國家級大院大所在廣州建立分支機構。加強科研院所與國際一流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鼓勵高校圍繞優勢產業和前沿產業開設相關專業。繼續深入推進鏈長制,抓好產業鏈穩鏈、補鏈、強鏈、控鏈工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整合產業鏈資源,依托鏈主企業建立重點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網絡,聚焦產業共性短板,支持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協同攻關,鼓勵支持龍頭企業、鏈主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創建高水平創新研究院,深化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人才培養合作,探索定制式人才聯合培養模式,打造產業集群人才池。

三加強規則對接,深化國際合作,構建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開放創新創業生態圈。抓住橫琴、前海等重大平臺建設機遇,加快粵港澳三地規則和體制機制對接,加快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破除阻礙創新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圍繞重點發展產業,積極舉辦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峰會、高端論壇、學術交流活動,搭建跨國公司、國家級大院大所、高等院校、企業集團等的產業交流創新平臺,支持企業“走出去”共建聯合實驗室、海外研發中心或科技園。大力推動前沿技術創業,進一步打造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育成鏈條。抓緊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面向全球集聚創新要素,吸引創新型高端人才。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源全球鏈接工程,圍繞重點產業的科技創新資源全球鏈接大數據中心,匯集全球創新資源,方便企業快速收集人才、資金等前沿信息,找尋合作伙伴。協同港澳和深圳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打造各類英才競現、創新成果泉涌的生動局面。

四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新興產業制度供給,打造重點突出、富有競爭力的創新成果產業化高地。積極打造寬嚴相濟、界限清晰的監管機制,針對新興產業在法律、倫理、科技等方面的監管制度要及時跟進。加速推進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點,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專業化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將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及南沙周邊地區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激勵機制。探索賦予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允許協議確定科技成果交易和作價入股價格,提高科技成果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收益比重。鼓勵通過城市更新改造建設技術轉移轉化產業園,在新興產業領域轉化應用一批國家科技成果,打造國家技術轉移轉化集聚區和跨國技術轉移戰略高地。

關鍵詞: 科技創新策源地 老城市發展 提升科創實力 培育龍頭企業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