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網絡電視臺 > 看新聞 > 國內新聞 > 正文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澳門積極培養世界一流的旅游人才
2018-02-26 12:44:22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8年新年伊始,澳門特區政府公布了《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五年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根據行動方案,澳門將打造成為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這是近年來澳門加強本土人才教育培養工作的行動之一。

澳門只有3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60余萬的人口總數,土地與人口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兩大瓶頸。而在“一國兩制”的格局下,澳門正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突破制約,在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交流合作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間和發展機遇。

此外,澳門在鼓勵青年創業方面也做出了大量工作,包括成立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東風”,充分利用南沙的“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程”、深圳前海的“深港青年夢工場”、橫琴的“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平臺所提供的機遇等。

“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青年提供了廣闊的施展才華的舞臺和前所未有的機遇,特區政府也將為澳門年青一代創造更多的條件,在人才培養交流和鼓勵創新創業方面‘雙管齊下’,支持和鼓勵他們參與國家和澳門一系列的重點發展工作。”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他介紹,目前基本上每一個澳門本地高校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有到中國內地、歐美國家等交流或成為交換生的機會。

培養世界一流的旅游人才

去年7月1日簽署的《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中提到支持澳門打造旅游教育培訓基地,澳門旅游學院院長黃竹君博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澳門作為一個國際旅游城市,除了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繁榮的產業體系,旅游教育及培訓也是國際一流的。“澳門旅游學院所提供的旅游教育質素獲得全球廣泛認可,在QS 2017年世界大學排名榜的款待及休閑管理學科中,位列亞洲第2,全球第18。”她說。

譚俊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澳門特區政府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早于2015年10月已簽署合作備忘錄,澳門特區政府透過澳門旅游學院設立世界旅游教育及培訓中心,提升區域的人力資源質素和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力。世界旅游教育及培訓中心于2016年正式成立,已經多次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開展合作項目,培訓多國旅游官員及業界代表。“特區政府支持及鼓勵澳門旅游學院世界旅游教育及培訓中心舉辦更多的培訓課程,特別是要助力‘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據統計,自中心成立以來,共舉辦了4次培訓,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92位代表參與,當中包括55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員,及10位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學員。參與國家包括:中國、阿富汗、蒙古、朝鮮、不丹、尼泊爾、緬甸、馬爾代夫、伊朗、薩摩亞、斐濟、瓦努阿圖、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柬埔寨等。”

此外,澳門旅游學院正積極配合澳門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旅游教育培訓基地的目標,推動關于“大灣區”旅游發展和旅游人力資源的研究,鼓勵“大灣區”研究人員交流及合作。“我們已與廣東省旅游局和廣州市旅游局取得聯系,透過學院的國際化優勢協助廣東省培育旅游業人才,并探討為省政府、企業領導和業界從業員提供培訓的安排,以及與區內高等教育院校結成聯盟(包括中山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就旅游行業作區域性調研的可能性。目前,學院也正與騰訊公司探討利用大數據優化研究手法。”黃竹君介紹。

打造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五年行動方案》中看到,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目標包括重點領域緊缺人才,產業多元人才,金融保險、中葡雙語和海洋經濟人才,精英、專業和應用人才,回流人才,科技創新人才以及競賽型人才等。具體措施包括構建和優化人才數據庫;推動金融保險、中葡雙語、海洋經濟和創新型人才培育;繼續推動產學研,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增設獎學金制度;優化海外人才回澳發展的政策環境等。

“我們希望利用澳門與葡語系國家聯系緊密的優勢,將澳門打造成為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通過落實‘澳門高等院校中葡人才培訓及教研合作專項資助計劃’,推動澳門院校的葡語教育并加強對外交流,以利于培養中葡雙語人才。”譚俊榮坦言。

在與葡語系國家的人才交流方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亦通過采訪澳門中葡經貿論壇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羅德高了解到,從2011年至今,澳門的中葡論壇已累計舉辦36期葡語國家研修班,培訓葡語國家學員900多人,涉及旅游會展、醫療衛生、中小企業能力建設等10多個領域。同時,中葡論壇培訓中心還積極承接中國商務部主辦的葡語國家培訓班22個,共有600多名葡語國家官員到澳門考察訪問和交流經驗,此外幫助支持舉辦澳門法律研討會。澳門還為安哥拉、佛得角、莫桑比克、東帝汶等亞非葡語國家官員和技術人員百余人提供來澳實習機會,受到各葡語國家的好評。

此外,“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人才信息網站”在2015年4月正式開通,該網站以信息發布及信息查找功能為主,提供葡語國家食品數據庫、中葡雙語人才及專業服務數據庫、中國及葡語國家的最新會展信息、葡語國家相關的經貿信息及當地營商法規信息等。由于歷史原因,澳門有不少中葡雙語人才和熟悉雙方經貿、法律制度的專業人士。“現在,有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人才信息網站這樣的平臺,澳門的這些人才也可以發揮所長,為中葡企業帶來雙贏。”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張祖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談到未來的人才交流合作,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認為,應從國家層面進一步突破藩籬,制定出更適合粵港澳大灣區內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新政策,“在大灣區的發展過程中,高等教育的合作應有更大的空間,在符合國家的法律前提之下,希望能針對目前大灣區內的高等教育合作出臺新的政策。”目前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規定香港和澳門的高校不能在內地自主辦學,必須與內地的高校合作辦學,澳門科技大學目前在中山市板芙鎮辦學的進程就遇到了一些制度上的障礙,希望未來能有新的配套政策出臺,為香港、澳門的高校在內地辦學釋放出更多空間。龐川說。

提供更多資源支持青年創業

在鼓勵創新創業方面,澳門特區政府把青年創新創業作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重要工作,致力為創業青年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并為青年提供許多創業上的支持,例如《青年創業援助計劃》、《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等,有效地紓緩了青年在創業初期資金方面的壓力。

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介紹,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澳門青年參與區域合作的發展,在擴大自身創業空間的同時,亦為區域融合發展共榮增添新動力;隨著廣東省三大自貿片區廣州南沙、深圳蛇口及珠海橫琴的設立,澳門經濟財政司各部門積極推進與各片區的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緊密合作,利用區內為港澳專設的青年創業基地,為澳門青年提供更多元的發展空間和創業的實踐平臺。“現在,我們已分別與廣州南沙的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創匯谷、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4個創業孵化中心,建立了日常合作溝通機制,并促成簽訂合作協議。”他說。

2015年6月,作為政府的創業服務平臺,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正式成立,記者從該中心了解到,目前創孵中心主要面向澳門居民或澳門企業開放進駐申請,除了把政府資源精準對接外,還為進駐的青創項目提供辦公空間、專家對接、創業初期免費法律咨詢、在線路演、商業對接等支持服務,協助其快速起步,同時協助青創項目開拓內地(特別是大灣區)的市場, 加速孵化優質的青創項目成長。

而由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也于2015年11月24日成立。澳中致遠是一間配合國家發展政策和特區政府施政方針而作出籌劃和執行的企業。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董事長崔世平博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澳中致遠致力構建平臺,透過區域合作,為本澳居民和中小企業,尤其是青年和創新企業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從澳門走出去,到內地、葡語系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發展、壯大。同時透過在澳門和外地的創業孵化、投資融資業務,讓澳門人分享成果。

崔世平介紹,該中心目前正籌備舉辦一系列創業活動,在今年2-5月期間,將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一方面匯聚大灣區優秀的青創人才,選拔優秀的項目;同時賽事獲得澳門經濟局的“中葡青年創新創業交流計劃”和復星國際的大力支持,將贊助優勝項目到里斯本的Protechting孵化器進行培訓,并參與Protechting全球創新創業大賽,藉此協助大灣區的青創人才步入葡語國家,邁向世界。另一方面,乘京澳合作的東風,也將與清華大學﹑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啟迪環球網絡等聯合舉辦“京津冀—粵港澳創新創業大賽”,在發掘青創人才的同時,促進青年創業者的交流。

專題新聞
  • 唐山廣播電視臺少兒新春喜樂會錄制圓滿成功
  • 心中的寶塔山
  • 說說寶應彭城堂劉氏
  • 殘疾人奉獻愛心 重陽節慰問老人
  • 2017寶應青年千人毅行開始啦!一起邂逅這一道最壯觀的風景
  • 寶應微電影《歸途》讓“太平洋警察”火起來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