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旅游|四川旅游鎖定萬億產業集群目標
丹巴甲居藏寨民居 (省旅游發展委供圖)
黑水羊茸哈德村民宿 夏雪東爾攝
石棉縣安順紅軍紀念廣場 王澤清攝
陽光下的西昌邛海 黃偉壽攝
剛剛過去的2017年,四川旅游有“震”更有“振”。一年來,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家旅游局的悉心指導下,全省旅游行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治蜀興川”總體方略,努力克服“6·24”茂縣特大山體滑坡災害、“8·8”九寨溝地震等重大災害不利影響,勇于擔當、迎難而上,全省旅游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在旅游經濟強省建設中取得新成效:全年實現旅游收入8923.06億元,同比增長16.1%,接待入境游客336.17萬人次,同比增長9.9%,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4.47億美元,同比增長16.7%。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瞄準萬億目標的2018年,四川旅游產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今年,四川旅游業朝著萬億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開大步。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新起點,用“幸福與美麗”產業的初心,為深入實施“十三五”規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四川省旅游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以全域旅游為引領,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近者悅、遠者來”的愿景。突出抓好鄉村振興戰略與旅游扶貧;深入實施“旅游+”戰略,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建設;實施多點多極發展戰略,突出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創建;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這四方面的重點任務,2018年努力將旅游業建成萬億產業集群。□朱粒
深入實施旅游扶貧
將“美麗幸福產業”進行到底
2017年,四川省“四大片區”旅游扶貧中心工作首戰告捷,金融支持旅游扶貧、旅游扶貧“萬企幫萬村”扎實推進,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旅游扶貧項目、理縣浮云牧場、黑水縣七彩甲足、紅色昌德、羊茸哈德、昭覺縣“懸崖村·古里大峽谷”等成為區域旅游扶貧樣板。全省鄉村旅游收入2283億元,同比增長13.3%,相當于為全省6646萬農民人均增收貢獻403元。省級旅游發展資金重點支持86個縣實施旅游產業扶貧,占全省有扶貧任務縣的54%。通過鄉村旅游發展,全年有509個旅游扶貧重點村退出,帶動3.7萬戶貧困戶12.6萬貧困人口受益。
今年,四川省旅游業仍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抓好旅游扶貧,實施精準扶貧工作。四川省旅游發展委將制定并實施《四川省鄉村旅游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2018年深度貧困地區旅游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建立旅游扶貧運行監測機制,重點推進阿壩、甘孜、涼山等12個市(州)開展旅游扶貧示范區和示范村創建,全年力爭創建旅游扶貧示范區5個、旅游扶貧示范村108個、鄉村民宿達標戶1000戶。
“以觀光為基礎,以過夜為核心,以休閑體驗為主體”,鄉村旅游精品培育工程將推進鄉村旅游和“三農”深度融合,讓游客來到鄉間,能住上高品質酒店,能體驗到不一樣的風景,還能帶走美好記憶與農特產品。為此,四川將開展中國度假鄉村、國家現代農業莊園、特色村寨等創建,打造一批特色村,建設提升100家精品民宿,新增鄉村旅游合作社100家,并持續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推動農林牧漁等產品向旅游商品轉化,推出《四川省鄉村旅游商品目錄》。未來,游客們將看到,更多農副土特旅游商品銷售體驗中心將分布于全省的鄉村旅游重點村景區景點、高速公路服務區、主要交通干道游客集散點。
2015年,四川首批鄉村旅游產業帶頭人赴臺學習,成長為全省鄉村旅游建設的主力軍。2017年,400名鄉村旅游產業帶頭人赴臺學習。今年,旅游重點村鄉村旅游產業帶頭人將有更多學習的機會,除了境外學習,還有全省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現場培訓推進會等,以培養一批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鄉村旅游實用技術人才。
今年,全省還將構建以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產品為龍頭、鄉村生態旅游和康養生態旅游為骨干的生態旅游產品體系,推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縣)、四星級和五星級森林人家、生態康養旅游示范區創建管理工作;舉辦千村萬景生態旅游招商大會、千村萬景生態旅游商品展銷會等系列活動。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旅游+”戰略
將開放與創新進行到底
如何把握好“旅游+”戰略,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好產業融合之路?2017年,全省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平臺為載體的旅游企業與項目展層出不窮。四川新增了1個5A級景區、25個4A級景區、7個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國家工業遺產旅游基地、13個國省級森林公園、1個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2個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推薦上報了華鎣山、寶山2個生態旅游區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開展第五批國家級和省級傳統村落調查申報工作,出臺《四川省“十三五”旅游商品與旅游購物發展規劃及行動計劃》,實施“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發展戰略。對標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要求,四川出臺了《四川省“交通+旅游”融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不斷彌補四川旅游公共服務實施建設短板。加快通往紅色旅游景區的干線公路主通道建設,14個紅色旅游公路項目納入《全國紅色旅游公路規劃(2017-2020年)》。
今年,“旅游+”的內容將更加豐滿,除了以“旅游+體育、旅游+科技、旅游+農業、旅游+生態、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教育、旅游+工業”的創新發展外,還與行業標準、文化、園區創建等積極融合,抓住旅游、旅游化、旅游產業三個維度,以創新驅動打造四川旅游經濟的升級版。
全省將出臺《全省旅游重點項目管理辦法》,建立重點旅游項目考評推進制度。制定并實施《四川省體育旅游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四川省鄉村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四川省工業旅游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出臺《關于加快旅游產業園區發展的意見》,聯合出臺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出臺省級旅游產業園區、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科技旅游示范基地等認定標準。并實施《四川省體育旅游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一批行業標準及省級旅游產業園區認定標準,推動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雙向、多向滲透融合,促進全省優勢旅游資源轉化,加強旅游投融資促進,繼續實施旅游投融資“雙千億”工程。
以2-3個新業態為重點實現突破,全省全年力爭創建省級旅游產業園區5-8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8-10家、科技旅游示范區5-8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8-10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3-5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4-6家。
同時,啟動四川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推進“3+2”(三星堆、峨眉山-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工程,實施“文博+”工程,培育以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為支撐的體驗旅游、研學旅游和傳統村落休閑旅游線路。繼續推進四川旅游業國際化布局,籌辦好第四屆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2018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等重要節會。
2017年,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第22屆全體大會、世界旅游聯盟(WTA)成立大會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部長會議在成都召開,137個國家和地區的旅游部長、代表及41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共同見證了世界旅游聯盟在成都誕生,開啟了四川與世界旅游界進行深度對話和廣泛交流的大門,彰顯出四川旅游的國際擔當和主動作為。利用高端賽事、高端展會、高端論壇開展高層次旅游營銷,積極推進四川旅游業國際化布局。
實施“紅盾春雷行動2018-治理旅游消費環境”行動,開展《旅游法》執法檢查,不斷規范旅游市場秩序,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推動多點多極發展和全域旅游建設
四川旅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旅游發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省旅游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關鍵期。下一步,將以旅游裝備制造業等新業態為發展方向,帶動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怎樣解決區域間旅游發展不平衡問題,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創建?四川正實施多點多極發展戰略:今年,四川利用區域旅游發展帶動作用,支持成都市率先開展旅游產業集群發展試點,加快建設現代化旅游經濟體系。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指導28個市(州)、縣全域旅游示范創建。其中,重點支持樂山市建設四川旅游第二極,支持綿陽市建設中國旅游硅谷,支持攀枝花建設中國康養旅游目的地,支持巴中市建設中國山地旅游目的地等,力爭全年創建5-8個旅游經濟強縣和3個以上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鼓勵民族地區全域旅游創新發展,制定實施《四川省民族地區全域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九寨溝地震災后重建為契機,加快培育健康管理、山地度假等旅游新業態,建設大九寨旅游目的地,推動民族地區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全力引導企業開展旅游商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挖掘民族地區旅游商品潛力,開發蜀錦、羌繡等富有四川特色的民族工藝品、實用性旅游紀念品和其他旅游商品。
全面落實《四川省“廁所革命”實施方案(2017-2020)》,去年,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7780余萬元,爭取國家旅游發展基金5840萬元,帶動市(州)累計投入12.75億元用于廁所建設。全年新建改建廁所4593座,其中城鄉公共廁所3044座、景區景點廁所1091座、交通廁所458座。
喜迎改革開放40周年
近兩年,前往海螺溝景區的游客,對景區內新的旅游廁所印象深刻。從2015年開始,海螺溝景區先后投入了1700余萬元,建成泡沫封堵微生物降解、免水可沖和傳統水沖三類共15座固定式和2座移動式廁所,共310個蹲位,徹底解決了景區內無廁可如、有廁難如、高寒受凍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廁所革命”的成果讓海螺溝屢獲大獎,先后榮獲“2015中國旅游創新獎”“廁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區”等榮譽。目前,省政府將公共廁所改建工程列入2018年全省“20件民生實事”,全省將著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新建改建廁所5022座(新建2788座、改建2234座),全力抓好金融、通訊、電視、公廁、環保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提升通景道路、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安全設施等軟硬件服務水平。
推動紅色旅游發展邁上新臺階
2017年,為推動紅色旅游發展,四川加快通往紅色旅游景區的干線公路主通道建設,14個紅色旅游公路項目納入《全國紅色旅游公路規劃(2017-2020年)》。推動四級及以下紅色旅游公路升級改造,積極構建連接景區的第二通道或繞行環線。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四川大力開發紅色旅游主題,在“新時代、新長征、新四川”主題下,開展“春天的故事”“新長征路上”“永遠的銘記”和“改革開放再出發”四個主題的紅色旅游活動,開展十大紅色旅游宣傳營銷活動。
同時,推進紅色旅游創新工程,制定《四川省紅色旅游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加快建設一批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紅色旅游產業園區,把紅色旅游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實施紅色搖籃計劃,發展紅色旅游研學基地。推動巴中市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古藺縣四渡赤水太平渡紀念地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推動冕寧彝海、旺蒼紅軍城等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加大長征豐碑、偉人故里、川陜蘇區、抗震救災、“三線”建設等紅色旅游主題線路研發設計力度,培育紅色旅游新業態,發展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紅色旅游的發展與交通道路發展不可分離,今年四川將加快推進雅安至康定、汶川至馬爾康、巴中至萬源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補齊紅色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短板。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