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網絡電視臺 > 看新聞 > 國內新聞 > 正文
留住工業文明的“成都記憶” 又一道城市風景線
2017-12-25 10:22:08來源: 四川新聞網

 

原標題:留住工業文明的“成都記憶” 又一道城市風景線

位于成都市武侯區高攀路26號的白藥廠,已初步構建起軍地融合文創產業發展新格局。 (武侯區委宣傳部供圖)

成都市錦江區紅星路一段35號的7234印刷廠廠房,經過一番改造和修葺,已被打造成中國西部首個文化創意產業園。 (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12月18日,成都市成華區工業遺產保護點位項目創意策劃概念方案征集迎來評審會,來自上海、杭州等地的25家團隊參與,這里面既有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建筑西南設計院,也有國外專業團隊參與的設計工作室身影。

兩個月前,成華區發出全球“征集令”,對轄區內的禾創街坊、原華西綠舍水泥泵保留建筑、原101貨運市場工業遺產保留建筑等工業遺產,“懸賞”300萬元獎金征集工業遺產保護創意策劃概念方案。

重金征集,只為留住一座城市文化的獨特記憶。

在發掘和構建城市文化的進程中,成都正將工業文明的保護和傳承作為一個重要的維度來打造。□本報記者張明海蔣君芳

A

工業文明 瓿啥技且洇氳囊徊糠

今年4月27日,成都市規劃局官網公布了《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告圖》,其中包括國營132廠、二仙橋沿線鐵路、東郊記憶、69信箱、機車車輛廠廠房等在內的成都市近現代工業建設留下的27處工業遺產。

“這27處工業遺產,分為保留、再利用、待保護、已保護4種,涵蓋了迄今為止市區內留存最好的一批工業遺產項目。”成都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其原汁原味,規劃特別強調,工業遺產建筑的改造、維護、修復,盡可能使用原有材料加固。

“從去年開始,我們通過資料查閱及現場踏勘、公眾參與等多種方式,逐漸摸清了成都市工業遺產的現存情況,最終確定了關于成都市工業遺產的詳盡清單。”該負責人介紹,在保護目錄形成過程中,還充分研究了國內外城市工業歷史保護規劃的成功案例,通過評判對象、稀缺程度、建造水平、歷史記憶及其歷史、科技、文化、美學、再利用價值等,建立起一套成都工業遺產的評價標準和體系。

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的出臺表明,成都不僅有古蜀文化、三國文化、大熊貓文化等傳統文化元素,還有獨特的工業文明。

“工業遺產不僅包含物質性的顯性文化遺產,也包括隱性的人文遺產。”在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李異看來,它們不僅僅是一堆堆磚頭和鋼鐵,而是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并體現出一個時代的藝術與文化。

B

融入城市 成為一道風景線

火車維修車間、鐵軌、舊火車……在位于成華區的成都機車廠片區,機車廠的生產功能已經停止,正在進行搬遷。按規劃,機車廠廠部大樓等重要建筑要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

“我們將利用這些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老廠房打造機車博物館、創意集市等,形成一個全新的特色產業城,同時還將利用地鐵線路經過的優勢,打造‘中國最美地鐵車站’。”成華區八里莊文化創意發展區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成華區是成都工業文明的聚集地。在成都點明要保護的27處近現代工業遺產中,有14處位于成華區。“成都東郊是成都現代工業發源地,從國家‘一五’計劃和‘三線建設’時期開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先后聚集了電子、汽車、建材、冶金、能源等160多戶中央、省、市屬大中型企業,是全國聞名的老工業基地。”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像“中國最美車間”的呼之欲出一樣,成都留存的工業文明遺址正成為這座城市的重要風景線。為扮靚這組風景線,成都市還特別建設了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

成都市107信箱原國營錦江電機廠生產的“青羊”牌彩色盒式錄像機,成都天駒汽車生產的四川汽車工業史上第一款轎車“金牛”牌轎車,原成都無線電一廠生產的“成都”牌系列電視機,成都市國營第420廠生產的“雙燕”牌電冰箱、洗衣機……一系列成都工業文明的“代表作”陌生而又熟悉。

在原西南無線電器材廠舊廠房基礎上改建的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是西南首座集工業文明歷史展示和文化產業為一體的利用舊廠房改造的主題公園式新型博物館,重點展示了上世紀50―80年代以電子工業為代表的東郊工業輝煌。

C

結合文創 為工業遺產注入新的內涵

保護工業文明,留住其“形”只是其一,利用其“形”加入新的文創內容,正在成為新的時尚。

今年11月23日,成華區與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合力打造成都市首個以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為特色的大型文創產業園區。

始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禾創藥業倉庫,總建筑面積上萬平方米,呈連片紅磚紅瓦建筑,主樓高聳,左右對稱,屋頂造型獨特,有檐部、墻身、勒腳“三段式”結構,至今保存完好,這里有蘇聯建筑風格的倉庫,有蜿蜒的二仙橋沿線鐵路、有滄桑的鐵路站臺……

完美世界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愛樂樂團等一批音樂及文娛產業資源將批量入駐,將建設成為在泛娛樂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音樂、表演、藝術培訓、產業展示、項目孵化為一體的綜合平臺。

位于成都市武侯區高攀路26號的白藥廠,也經歷著這樣的變化。白藥廠是成都最早制造火藥的廠,為保密取名白藥廠,場內有德國人設計的辦公樓、工廠和倉庫等建筑數十棟。目前,自然生長的“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已引進和培育文化創意、體育健身、文旅文博、規劃設計、影視創作、餐飲娛樂、藝術培訓、商務沙龍八大門類的50余家文創企業,集聚創業人員500余人,初步構建起軍地融合文創產業發展新格局。

同樣的,還有成都市“紅星路35號”。位于成都市紅星路一段35號的7234印刷廠廠房,經過一番改造和修葺,已被打造成中國西部首個文化創意產業園。今天廠房外觀已被“蜂巢”外形代替,小房子像積木般堆砌在一起,“入駐企業已超300家,形成了以廣告創意設計與傳媒印務、網絡數字、電子出版及廣告交易等上下游產業相聚合的全產業鏈。”成都市錦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鏈接

成都市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保留(5處):原西南金屬結構廠舊址、國營132廠、國營錦江機器廠、機車車輛廠廠房、國營錦江電機廠

再利用(8處):4號工廠青年旅社、峨眉電影制片廠、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太平園直升機博物館、69信箱、東郊記憶、紅星路35號、水井坊博物館

待保護(11處):成都電力機械廠、足球水塔、成都晨源氣體有限公司、109倉庫、原101貨運市場、成商集團103倉庫、成都電力金具總廠、華西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燈光球場、二仙橋沿線鐵路、7322廠

已保護(3處):紅樓、機車車輛廠辦公樓、四川機械局碉樓

專題新聞
  • 唐山廣播電視臺少兒新春喜樂會錄制圓滿成功
  • 心中的寶塔山
  • 說說寶應彭城堂劉氏
  • 殘疾人奉獻愛心 重陽節慰問老人
  • 2017寶應青年千人毅行開始啦!一起邂逅這一道最壯觀的風景
  • 寶應微電影《歸途》讓“太平洋警察”火起來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