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12月1日文章,原題:中國下一個繁榮增長熱點:那些被忽視的地方 10月的一天早晨,韓友俊(音)坐進他的銀色送貨車,駛離華東的梁垛鎮。裝滿各式各樣盒子的貨車,穿過稻田、鄉村街巷,經過不起眼的農舍,駛向中國廣袤腹地的更深處。以前,像韓這樣的送貨司機幾乎沒理由去到那么遙遠的地方。過去40年的迅猛發展令中國人口密集的大都市繁榮富足。但剩下的很多地區,尤其是像江蘇省梁垛鎮周邊這種農村,仍相對貧困。然而,如今中國經濟奇跡帶來的更多好處正向較小城市和小村莊滲透。作為電商快遞員,韓對此深有體會。當天塞入貨車的70個包裹是他18個月前日常送貨量的兩倍,“工作時間變得越來越長。”
中國需要這些地方的消費者。在中國的數字革命、農業發展及其對新公路和鐵路的巨額投入推動下,遠離大都市的居民們正響應(政府號召)。許多更偏遠的地區正追趕富裕大都市,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該國更廣泛的經濟。
在梁垛鎮所在的鹽城市,當地人的錢包正以超過全國平均的速度膨脹,家庭消費增速去年人均增長8%,超過北京和上海。該市的“汽車城”正見證這種新繁榮,幾乎所有國內外汽車大品牌都在此爭奪顧客。某品牌經銷商說,今年有望售出2000輛,是兩年前的4倍多,以前大部分購車者是私企商人,如今工薪階層也在買。
這些生活在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居民,對中國下一階段的發展至關重要。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相信,這類地區消費者的支出表現將超過更大城市。中國2030年前的2/3私人消費增長都將來自欠發達地區。
眾多商家正對這類地區另眼相看。新公路和高鐵令企業向較小城市遷移變得更容易。獲益方并不局限于內陸那些城鎮,農場也變得更大、更高效、更贏利。羅建海(音)是新型農民企業家的典型。通過承包鄰居土地和出租農具等業務,其年收入已增至3年前的7倍。他家的消費也增至原來的4倍,主要用于3個孩子穿戴優質服裝并買了輛合資車。
此類變化正吸引來自南京的周建(音)這樣的城市企業家。他成立的幫農戶從銀行等機構貸款的電商公司已籌集約1.5億美元,“市場升級使我們這樣的企業能為大農戶提供服務。”這種機會也吸引著中國電商巨頭。過去3年來,京東的快遞員已增加一倍,其中許多人的任務是去到農村鄉鎮和村莊。“農村地區消費與日俱增,我們希望抓住這個擴大業務的機遇”,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并非所有地區都像梁垛鎮這樣迅速發展。但未來令人憧憬。快遞員韓友俊送貨的最早一站是64歲的農民韓愛鳳(音)家。她訂購了中國最貴品牌之一的盒裝牛奶——如今她買得起。老伴兒在家具廠工作,她養殖小龍蝦。過去兩年來他們家庭年收入已翻番,達到約3萬美元。家里對食品和其他商品的支出增加了,而且許多是通過智能手機網購的。(作者邁克爾·舒曼,王會聰譯)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