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股票 > 正文
盤點2021年創投圈熱點 左手硬科技右手ESG
2022-01-04 09:36:10來源: 中國企業家

“如果推想一下2022年二級市場的預期表現,能繼續狂熱的賽道確實不多了”。

對于創投圈來說,2021年被貼上了太多標簽:網絡安全元年、碳中和元年、反壟斷元年、硬科技元年……

滴滴成為網絡安全檢查的主角,讓“網絡安全”一詞的熱度驟然飆升。

9月1日以及兩個月后的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分別實施,對保護數據安全、個人隱私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強調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大數據殺熟,對人臉信息等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作出規制,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投訴、舉報工作機制等。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2500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電信等重點行業網絡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達10%。

2021年,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大事件是北交所的亮相。

11月15日,繼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后,北交所正式開市,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性時刻。

北交所不僅對創新型中小企業敞開大門,還優先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張開懷抱。而對于創投機構來說,北交所的設立將進一步拓寬被投項目的退出通道,有助于早期機構布局適合自己節奏的退出策略,還有利于增加流動性,吸引長期資金的不斷涌入。

冰火兩重天

受各種因素影響,2021年中概股普遍大跌。這或意味著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命運不容樂觀。

12月3日,滴滴宣布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這個事件對互聯網企業的一個警示是,作為市場主體更應當關注數據風險。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董立陽建議,已經融入社會基礎設施的大型公司未來首先考慮的因素可能不再是融資和市值了。

董立陽告訴《中國企業家》,滴滴事件對于創投圈有一個整體的估值影響,很多美元基金會覺得原來更適合美股的中概股企業未來去美國上市的預期下降,整體估值也會下降。

在BAI資本創始及管理合伙人龍宇看來,2021年是冰火兩重天的一年。在上半年,龍宇預期2021年將是IPO退出大年,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由于監管政策趨嚴、美國無理打壓以及疫情的不斷反復等因素,下半年形勢急轉,她發現賽道一個個在“冰封”,最明顯的三個特征是,教育去資本化、房地產去金融化、醫療健康去市場化,“這是非常殘酷的”。

在她看來,2021年是創投圈的成人禮,是一場一場非常猛烈的演習。“過去十年,我們聽了太多大干快上、大力出奇跡、永遠成長的故事,但現在不要被過去迷惑。”

在她的印象里,幾乎所有的創業者在融資時都會講,“我6個月前的估值是這個,所以現在這一輪不管什么原因,估值當然應該翻倍。”

她一般會提出四個反問:產品出來了嗎?組織結構變化了嗎?專利研發落地了嗎?看到初步商業化的跡象了嗎?

在龍宇看來,公司沒發生什么實質性變化,卻要求估值一直在漲,這是對投資對創業缺乏敬畏之心的表現。

但她強調,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帶來了非常多特別積極的市場信號。她相信真正的創業者、投資人是可以穿越周期的。2022年的競爭會更有序,不會有特別多的消耗戰、陣地戰,大廠面臨的挑戰就是創業者的新機會,創業公司要關注微觀,做好自己。“2021年大廠扎堆裁員,是初創企業招聘的絕佳時機。”她強調。

而在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看來,之前的估值很高,實際上是虛火很旺。2021年下半年,市場有調整,實際上二級市場已經在調了,一級市場會有滯后性。優秀的創業者應該遠離浮躁,踏實做事,專注客戶,產生價值。

左手硬科技,右手ESG

盡管過去一年,黑天鵝橫亙,疫情反復,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變化,民營企業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危機,比如恒大、蘇寧出現的債務危機,但創投圈依然不乏活力。

硬科技、碳中和、元宇宙等是2021年資本市場的關鍵詞。其中,硬科技更是資本戰略性的投資方向。

當前硬科技的代表性領域包括:光電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

同時,2021年無疑是碳中和元年,創投圈的碳中和梯隊日漸龐大,紅杉中國、高瓴資本、IDG、經緯中國、BAI資本等投資機構都在布局碳中和領域。

在宓群看來,早期投資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風險,但光速中國在做投資的時候也會關注初創企業是否對社會產生正向的推動作用。如果初創企業真的能產生正向效應,即使當下有些不足,光速中國也會愿意去支持。

龍宇表示,BAI資本最大的ESG投資品類是電動汽車,蔚來汽車是BAI在這個領域的投資。她甚至認為,未來的投資都是ESG投資。

但創投領域的投資,還要兼顧產業變遷和社會環境變化的趨勢。

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表示,過去二十年“互聯網時代”是創業投資的黃金時間,現在的“新基礎設施時代”則會誕生出新一代企業:一方面是構成新基礎設施的硬科技,一方面是新基礎設施重塑萬億級產業帶來的巨大機遇,要到一個個具體產業解決問題。

“達爾文在加拉帕戈斯完成了他的‘適者生存’理論——任何一個物種的誕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它所處的環境和時代。創業投資已經發展到相當的規模,對經濟生活和全社會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創業者必須更加重視你做的事情的外部效應,為社會帶來正向價值,實現與環境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這一點非常重要。”

值得警惕的是,硬科技投資如何避免泡沫化趨勢。“原來投寵物的那一撥投資人,現在都來爭搶機器人了。”一位行業人士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2021年下半年的確有消費投資人去看硬科技這個賽道,比如原來投拉面館的、投寵物的。”

但上述人士對此并不看好。在他看來,投資是個長期積累且不斷加深了解行業的領域,是通過自己比別人認知更多來賺錢的生意。

他認為,來回橫跳的人,基本上是消費投不好,硬科技更投不好,除非是學習能力超群、認知迭代速度超快,但他不認為這些投資人的認知能在短時間內累積。“當然,如果投中了好項目,也有可能是蒙中了。大部分的結果是讓LP白白損失,用別人的錢,博自己的名。”

臨近年末,不少創投機構都在思考2022年的黃金賽道在哪里。“如果推想一下2022年二級市場的預期表現,能繼續狂熱的賽道確實不多了。”董立陽說。

關鍵詞: 創投圈熱點 元宇宙概念 網絡安全 產生價值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