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收到監管問詢函,公司離元宇宙有多遠?而有關上市公司在回復時語焉不詳,措辭模糊,十分尷尬。一夜之間,多少上市公司換上“元宇宙”金身,博得投資者追捧,引發A股元宇宙概念股異動。
虛擬離現實很遙遠
“元宇宙”這一概念是舶來品,1992年出現在美國科幻小說《雪崩》中: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30年過去了,元宇宙經典概念獲得重生并走紅,緣于互聯網技術的支撐和社會網絡化的進步。30年前還視為科幻般的虛擬現實,其應用已日臻成熟,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5G等技術應用亦走入尋常百姓家。而疫情之下,得益于智能終端的普及,線上辦公、網絡課程已成常態化,徜徉于虛擬空間已成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元宇宙正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圈。
不過,盡管我們似乎聽到元宇宙的腳步聲,但它離我們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我們聽到的“腳步聲”充其量是一個幻覺。幻覺不等于現實。這就是上市公司炒作元宇宙的軟肋。
資本市場有一句順口溜:“功力不夠,新概念來湊。”這一針見血地點中一些缺失核心內生動力的上市公司的命門,它們想借助新概念的炒作經營,招搖撞騙,粉飾身份,抬升股價。新概念超前、朦朧,想象空間大,而且是貌似合情合理的想象。那些拋棄主業,在不同時期貼近當時熱點以炒作股價的案例,俯拾皆是。在一個時段,一種時髦的題材很受市場追捧,于是投資者養成一種跟風的習慣,哪里有新概念,就往哪里砸錢。
新概念炒作終難持續
歷史的教訓值得注意,概念光環下是尷尬的現實。炒作概念股,半數投資者虧損。回看A股市場,當資源都集中在某一概念下的產業,使其擁有別人無法比擬的資源優勢,當所有資源都任由某個產業任意揮霍的時候,一場盛大的資本狂歡之后,留給市場的卻是散落一地的雞毛。
十多年來,石墨烯、稀土礦產、高送轉、重組、生物醫藥、磁性材料、鋰電等概念一波接一波,投資者趨之若鶩。現在又炒作元宇宙,雖然元宇宙作為“未來”還沒到來,但相關的泡沫、叫賣等亂象卻成為不速之客,不請自來。這就是新概念的神奇。
什么是新概念?新概念很可能是對市場走勢的深入挖掘,但也許又是一個市場炒作的噱頭,甚至就是一個自欺欺人的騙局。投資者不可能個個都是火眼金睛,受騙上當在所難免。但于企業而言,企業的形象靠什么來樹立?企業的效益靠什么來提升?企業的前途靠什么來鋪就?顯然不是新概念炒作所能奏效的,弄不好只是春風一瞬、寒流數度。
新概念雖是新的,但終究是虛的,再炫再美妙的概念也必須以企業的盈利為基礎,脫離了企業實力的概念,就只能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說,上市公司借元宇宙新概念營銷很幼稚,雖然通過新概念炒作,借東風搭順風船,短時間內股價有可能暴漲,但一旦投資者緩過神來,用腳投票,那些腰桿不壯、借助新概念炒作混日子的上市公司勢必跌破頭。可以預見,滬深兩市當中的網絡游戲股借著元宇宙概念反彈一下,也許只是暫時現象,后續的日子可能跌得很慘,畢竟其沒有元宇宙核心技術,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當然,并不是說上市公司就不能借助元宇宙發展。比如,近日字節跳動收購的Pico申請注冊“Pico元宇宙”商標,正式進軍元宇宙產業。該公司致力于VR研發及應用,覆蓋產業上下游,提供端到端的產品與服務全體驗。
對大多數上市公司來說,與元宇宙不沾邊,就不應跟風炒作。老老實實地經營好自己的主業,即便是從事的傳統產業,只要深耕其中,也會捧得盆滿缽盈歸,何必借風馬牛不相及的元宇宙新概念炒作經營?我們要理性看待當前的元宇宙新概念,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來為名義炒作。還是要記住這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