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間,云南白藥公布了 2021 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總共實現營收283.62億元,同比增長18.52%;凈利潤24.5億,同比下降42.38%,這也是云南白藥上市以來前三季度凈利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為何營收增長、凈利卻暴跌?原因是炒股巨虧15億元。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A股公司像云南白藥這般“不務正業”者不在少數,其中有公司炒成“股神”,也有公司從“神壇”跌落,從此金盆洗手。
記者 陳雨禾 張璐璇
多元投資是把雙刃劍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云南白藥的炒股愛好其實2019年就已經開始萌芽。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公司持有九州通、紅塔證券、中國抗體等多只股票,以及富國鼎利、廣發年年紅等多只債基,投資成本72.10億元,獲利2.77億元。
試水嘗到了甜頭,云南白藥2020年又加大力度。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證券投資的成本達到138.34億元,且原來持有的幾只債基全都換成了股票,新買入了騰訊控股、小米集團、恒瑞醫藥、貴州茅臺、伊利股份等股票,獲利超過22億元,其中小米集團貢獻的收益占了大頭,達到15.16億元。與此同時,證券投資收益占公司利潤總額的比重也從2019年的4.8%躍升至2020年的32.94%。
2021年,云南白藥繼續炒股,結果卻栽了跟頭。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云南白藥炒股虧了8.88億元,投資的小米集團、伊利股份、恒瑞醫藥三只股票分別虧損6.10億元、1.92億元、1.84億元。炒股虧損直接影響公司盈利。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26.57%,中期業績首次下滑。到了三季度,公司炒股虧損加劇,單季盈利同比下降超六成。不過,雖然盈利減少,但公司現金流依然充裕,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176.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6.49%。
對于云南白藥這種不務正業的操作,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表示,真的想不明白公司管理層怎么這么沉迷炒股,現金流這么充裕怎么不去拓展一下其他業務?對此,云南白藥回應稱,會審慎對待已開展的二級市場投資,也會始終如一持續深耕主業。
除了炒股,近年來云南白藥還熱衷于對外投資。2019年10月,公司宣布以自籌資金7.30億港元認購港股上市公司萬隆控股發行的2年期可換股債券,布局工業大麻業務。2020年6月,公司宣布斥資1.50億元在上海設立云南白藥上海國際中心,中心定位于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建立先進研發中心基地,培育新型業務板塊。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云南白藥在研發上的投入實際上很低。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12億元、1.74億元、1.81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僅0.41%、0.59%、0.55%。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為1.96億元。
今年5月,云南白藥宣布,擬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出資112.29億元認購上海醫藥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6.63億股。上海醫藥此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后,云南白藥將作為戰略投資者持有上海醫藥18.02%的股份,成為上海醫藥第二大股東。云南白藥擬與上海醫藥組建“云上”組合,在產品、資源和渠道上協同互補,意在中藥及大健康領域形成戰略協同,共同傳承和振興產業。直到目前,該事項尚未有新進展。
雖然炒股虧了錢,但云南白藥的投資熱情不減。10月14日,公司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三級子公司云帆基金,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云帆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基金業協會備案,取得《私募投資基金備案證明》。
“中藥一哥”地位不保
受業績不佳影響,10 月 28日,云南白藥股價全天表現低迷,盤中一度創出84元的一年多來新低,截至收盤報88.36元,跌幅3.83%,相比年內163.28元的股價高點,云南白藥股價已跌去近半,市值蒸發超過900億元。
有投資者發現,雖然2017年至2020年云南白藥的歸母凈利潤依然在逐年上升,但2020年28.99億元的扣非凈利潤,相比2017年的30.02億元,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還出現了下滑。其中在2019年,云南白藥近19億元的“非經常性收入”利潤,已幾乎趕上22.89億元的扣非凈利潤。
換言之,云南白藥“不務正業”的操作已持續多年,因此獲得的利潤還曾差點趕上主業收入。“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做醫藥的跑去大搞投資,風險擺在那里,如今出現巨虧也不意外。
云南白藥曾一直被視作國內A股的“中藥一哥”,然而,隨著公司主業長期不見突破,“中藥一哥”的寶座也在2020年8月被片仔癀奪走。截至2021年10月28日收盤,云南白藥1133億元的市值,已不足片仔癀2469億元市值的一半。
主業難以突破或許并非沒有原因,作為一家醫藥公司,云南白藥的研發投入長期受到市場人士擔憂。
據公司財報,云南白藥前三季度累計研發費用同比增加了近7000萬元,然而即便有所增長,合計1.96億元的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重依然不足0.6%。
研發不那么上心,生產也出過問題。今年8月,云南白藥一度因“生產銷售劣質口罩被罰11萬元”被推上風口浪尖。據悉,這批口罩“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原材料熔噴布材質局部不均勻,導致口罩的透氣性降低,通氣阻力增大。
A股公司投資爆雷還不少
在A股上市公司中,像云南白藥這樣拿投資者的錢,跑去“炒股”的公司還不在少數。
像此前被稱之為“股神”的雅戈爾,2020年曾在投資板塊上實現凈利潤46.50億元,而同期其時尚板塊業務提供的凈利潤僅9.60億元左右。2021年上半年,“股神”投資業務實現的歸母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1.77%。
“股神”上海萊士在2018年巨虧19億元,表示將從此“金盆洗手”引發關注;而此前,公司的炒股收益時常能占到凈利潤的一半以上。
“股神”日子都不好過,其他“不務正業”的公司自然更加難受。
主業為半導體材料的上海新陽,近日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歸母凈利潤將比上年同期下降49.12%-53.07%,其中第三季度將同比下降111.92%-116.56%。對于預虧原因,公司稱是因為投資中芯國際股票虧損。
主營果汁的德利股份同樣遭遇投資虧損。據今年半年報,公司交易性金 融 資 產 公 允 價 值 變 動 收 益為-1585.03萬元。公司今年10月公告稱,打算再加碼1個億的閑置資金進行證券投資,而在公司董事會會議投票時,一名非執行董事對此投下反對票。
除炒股外,也有部分公司選擇炒期貨,并因此巨虧。
資料顯示,紙尿褲公司豪悅護理,此前通過子公司江蘇豪悅“做空焦煤”,結果煤價漲得厲害,導致公司2021年期貨投資風險敞口和可能面臨的最大虧損額為1.53億元,占2020年凈資產的5.49%;其中截至10月11日,產生累計虧損6934.15萬元,占公司2020年凈利潤的11.52%。
另一邊,制動摩擦材料生產商金麒麟也因炒期貨巨虧,原因是打算“做空鋼材”。公告顯示,公司期貨平倉累計虧損1.08億元,投入本金1.42億元,虧損比例達76%,累計虧損占公司 2020 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66.07%。
業內人士指出,“投資有風險”不止針對中小投資者,也針對家大業大的上市公司;而沒有非銀金融這類專業投資的業務,卻非要拿二級市場募集資金去“跨界”投資,甚至因此放松主業經營,最終出現巨虧,“說到底,投資者投資上市公司,更看好的還是公司主業,想不被罵‘不務正業’,沉下心來做好主業才是正道。”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