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股票 > 正文
監管政策作用積極 今年中概股數量翻番
2021-07-30 14:03:45來源: 南方都市報

經歷震蕩后,海外中概股集體回暖。7月28日晚,美股熱門中概股集體大漲。截至收盤,中概互聯網指數收盤漲10%,中國科技指數ETF漲超6%。三只中概新能源車強勁反彈,理想汽車漲約15%,小鵬汽車漲超7%,蔚來汽車漲超6%,領跑紐交所新能源汽車類股。

7月初,在滴滴遭遇一輪監管風波后,監管層釋放一系列政策,對互聯網企業赴國外上市的監管進一步明確。相關監管導向雖然觸發中概股的普遍大跌,但更應看到相關監管政策對中概股長期穩健、健康發展的積極影響。

美股中概股教育板塊全線大漲,也有利于市場恐慌情緒的緩釋。受此消息提振,7月29日A股市場也迎來大反彈,創業板指大漲5.32%,收盤點位首次超滬指,兩市成交額約1.2萬億,連續第7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3700多家個股上漲。

今年以來中概股數量翻番

監管政策提高中概股的上市質量

7月初,在滴滴遭遇一輪監管風波后,監管層釋放一系列政策,對互聯網企業赴國外上市的監管進一步明確。7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加強中概股監管”。

隨后,中概股的表現備受市場關注。事實上,相關監管導向雖然觸發中概股的普遍大跌,但更應看到《意見》對于中概股長期穩健、健康發展的積極影響。

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首野村控股的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經紀業務與研究咨詢業務分管高管、董事總經理李強對南都記者表示:“資本市場容易反應過度,短期的問題并不能反映長期形勢。國家加強對中概股的監管,有助于打破頭部公司的壁壘,增加中小企業的發展機會。”

實際上,今年以來,中概股的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均較去年同期翻倍。2019年,有32家企業赴美上市,2020年為34家,2021年上半年,已完成赴美上市的企業有37家。據wind數據,截至2021年7月,共有286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包括注冊在中國香港或者開曼群島等離岸中心,但大部分收入和利潤來自中國內地的企業。

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洪斌告訴南都記者,在此背景下,加強中概股公司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加強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監管,有利于規范中概股境外上市行為,減少突擊上市套現行為,提高中概股的上市質量。

近年來,許多企業出于自身的盈利能力以及架構組織等方面的上市標準考慮,紛紛選擇境外上市,但這些境外上市中概股的質量良莠不齊,其中不乏突擊上市套現,財務透明度和境外合規性較差,部分中概股上市后企業業績較差,IPO后股價走勢持續下行。

美國散戶破紀錄吸納

中概股昨夜集體回暖

7月29日,新華社撰文表示,由于近期的一些監管政策涉及境外上市企業,市場上有一種擔心,擔心未來中國企業赴境外上市的政策是否存在變數,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是否放緩。證監會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支持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作出選擇,支持企業依法合規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

受央媒表態影響,海外中概股昨夜集體回暖。7月28日晚,美股熱門中概股集體大漲。截至收盤,中概互聯網指數收盤漲10%,中國科技指數ETF漲超6%。中概股互聯網平臺科技股普遍反彈。其中,拼多多大漲15.5%,知乎漲14.5%,網易漲超13%,嗶哩嗶哩漲近12%,貝殼、滴滴均漲超10%,京東漲8.5%,唯品會漲超8%,阿里巴巴漲超5%。

實際上,據Vanda Research數據顯示,美國零售投資者在中概股近日急挫期間大手買進相關股票。本周6只被美國零售投資者買入最多股份當中,有3只中概股,包括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及阿里巴巴。其中蔚來錄得最少1.05億散戶資金流入。其余3只被買入最多股份包括蘋果、AMD及特斯拉。

Vanda Researc指出,上周美國散戶破紀錄吸納后,本周散戶活動沉寂一段長時間,直至美國股票隨中概股急跌,散戶大軍再度出現。該公司數據亦指,中概股于周一錄得2.39億美元散戶資金流入,占當日散戶增持股份總值約14%。

監管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

中概股的投資邏輯并未被顛覆

不過,針對企業境外上市的問題,更早前監管其實已釋出善意。6月1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一些企業愿意到境外上市,一些赴境外上市的企業愿意回歸,有來有去是一種正常現象,我們總體都持支持態度。”

易會滿強調,企業赴境外上市的前提,是要符合境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不論在哪個市場上市,都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都要樹立公眾公司的意識,敬畏法治,敬畏投資者。”

嚴監管政策落地后,中概股價值體系是否面臨重構,也備受關注。一個較為普遍的觀點是,雖然部分領域中概股近期出現大幅下跌,但《意見》并未對中概股的投資邏輯和價值體系產生顛覆式影響。

陳洪斌對南都記者表示:“無論是哪個資本市場,一家企業的長期價值取決于企業長期發展的基本面。近期監管措施密集發布,更多是為了保障這些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將資本的無序擴張和野蠻貪婪規范在全社會價值目標下。市場資金更多是根據出臺的政策研判未來趨勢,存在明顯的短視性和不夠理性,容易放大預期影響。”

他認為,此輪中概股受監管政策約束而引致的下跌,更多是對企業未來盈利增速和投資回報預期重新回歸理性思考的修正,更多的是一種擔憂情緒的短期釋放和集中宣泄。此外,監管也并非對相關產業的全面關停,而是對相關產業發展的一次合理規范,并不影響相關產業的長期穩健、健康發展,中概股價值體系并未面臨顛覆式重構。

關鍵詞: 監管政策 中概股 美國散戶 互聯網企業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