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產經 > 正文
影視創作如何升維:劇集創作短且精,尋求新的發展增量
2020-05-22 13:22:01來源: 人民日報

面對豐富火熱的現實生活,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影視創作需要在創新升級中提高質量,引領時代風尚。本系列將就影視創作中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觀察探討。

——編 者

劇集創作向“短”,成為一種行業趨勢。

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示的今年4月份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情況顯示,61部備案劇目中,40集以下的有60部,其規模遠超去年同期。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四大視頻平臺今年有近30部短劇計劃上線。

近期,一批類型多元、敘事緊湊、特色鮮明的短劇受到關注,成為當下電視劇市場的一抹亮色。12集的《我是余歡水》以“小人物”的心路贏得觀眾共鳴,22集的《不完美的她》鮮明勾勒女性成長的主旨,12集的《唐人街探案》嘗試單元劇形態,18集的《龍嶺迷窟》憑借高概念、強情節的設計受到觀眾青睞。

其實,我們對短劇不應陌生,經典電視劇中有不少精品短劇。如10集以內的《過把癮》《圍城》,20余集的《北京人在紐約》《編輯部的故事》。梳理叫好又叫座的短劇可以發現,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化方向是創作者一致的追求,也是一代代觀眾共同的期許。

短劇新動向,代表了影視行業整合升級的方向。劇集“由長入短”,受到技術驅動和政策引導,也是行業與觀眾的共識。

短劇更匹配當下觀眾的觀看和傳播需求。媒介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文娛消費習慣,這在移動終端異軍突起的當下尤為顯著。除客廳大屏外,人們越來越多地將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各類小屏中,利用碎片時間追劇。海量供給之下,要贏得觀眾的注意力,唯有依靠更扎實更有含金量的內容。

短劇也是行業提質減量的有效路徑。“內容注水”問題長期掣肘影視業,在破壞行業生態的同時,也在不斷消耗觀眾的耐心和信任。今年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通知,提倡劇集拍攝制作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前不久,國內影視業三大平臺及六家制作公司聯合發出倡議,精品短劇亦成為行業自救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劇集長短是一個相對概念。短劇之“短”,其意不在顛覆長劇,而是尋求新的發展增量,以形成影視業的優化升級。短且精,才是目的。

目前來看,短劇的精品化之路仍面臨諸多挑戰。

一方面,短劇市場有佳作但缺少“現象級”作品。相比傳統的大屏追劇場景,凸顯靈活性、變化性的短劇觀看習慣,目前主要被年輕觀眾群體吸收,圈層效應鮮明,故而短劇拉動收視和流量的能力尚難與長劇比肩,短劇受眾需要更主流化。另一方面,精品短劇對內容創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短劇看似短,創作難度不降反增。用盡量少的篇幅濃縮戲劇沖突,營造獨特的審美體驗,才可能抓住觀眾。短劇作品還沒達到精美的程度,《唐人街探案》前后風格割裂,《我是余歡水》面臨議題爭議,《不完美的她》劇作線索過多,等等,這意味著還有提升空間。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資源加入短劇創作,行業規范和要求更明晰,影視工業化水平進一步升級,短劇市場會成為精品市場。

關鍵詞: 劇集創作 影視創作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